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下载

律师咨询该不该收费?

来源:小九直播nba免费观看下载    发布时间:2024-05-01 11:13:27

  律师咨询该不该收费?这问题是律师问还是律所问?如果是律师问,有经验的律师,要具备一个能力,就是判断何时该收,何时不该收。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就说明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没有过多业务经验,是业务还不熟练的标志。如果是律所问,那这样的一个问题就很好回答,因为回答

  收咨询费首先要看客户类型,客户类型包括,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是法务总监还是个体户女老板。是个人的话,是男人、女人,收入几何,哪里人,什么职业什么性格,他是怎么找到律师的。

  律师问这样的一个问题,要看这个律师的营销渠道是什么。律所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也是如此,是大律所的市场部门,还是法院门口小律所。有的律所推广的时候就打着“免费咨询”的旗号,无论是推广还是橱窗,既然这样宣传了,再变着法子收咨询费就很没意思。问题问的不专业。

  咨询费也分产品。诉讼业务,咨询费是小钱,代理费是大钱,咨询费收不收的前提在于影不影响代理费的收取,如果收咨询费能大大的提升整体营业额自然该收,若无法自然不收。非诉业务,也是如此,前期咨询是小,后期项目费用是大头,咨询的时候如果收费,一般就把方案全给了。人家付了费,就要给的细一些,你要判断这是个一次性的服务还是一个项目。当然,二者也不完全冲突。

  有的业务本身就是咨询费,你不收咨询费产品都不成立了。比如心理咨询师,那就是主要收咨询费,没有免费的道理。

  有的律师说,不收咨询费破坏了市场秩序啥的,都是胡扯,自己家的业务量是第一位的,法律服务市场的所谓秩序和律师、律所没那么大关系,客户委托、咨询一般一次一家律所为主,一个客户问三五家,甚至问几十家也不多,所以不太存在隔壁免费导致你没案子做的可能性,这又不是麻婆豆腐盖饭。

  而且法律服务市场的大底座是个人诉讼业务,也就是万金油,这个大底座就不适合收咨询费。

  昨天下属们收了3笔咨询费,每笔3500,大概是1万。然后律所这一天的业务是亏损,因为平均下来一天的房租就不止这个数。其实能稳定的收一个客户2000元以上的咨询费,我认为律所的实力已经够强的了,一般人很难做到,但是到了这个级别,成本已经不是几千块钱能包住的,咨询费根本支撑不住业务。

  小律师在微信上帮一个客户解答问题,遇到知书达理的客户,给包个200的红包,这一天他是赚的。但是就算是这200也是偶然现象,大部分律师一个月也不见得收到几个红包。有几个律师一天能像tony老师收理发钱一样收咨询费的?就算是律所我认为也没几家。

  总体而言,如果你是做基层法律服务,提供万金油诉讼,客户是不特定的个体,那么不收咨询费比较理想。因为你的人流量还没有理发店大,靠咨询费你也养不活自己。

  我认为绝大多数咨询费,目前是在线收,虽然没有数据支持,但是这个比例应该是很高的。因为客户在“见面咨询”和“在线咨询”中,通常会倾向于选择“在线咨询”。律师常常依靠七大姑八大姨给介绍客户,客户一般会先电话、微信和律师联系,或者通过各个平台,比如微博,知乎,华律等等。客户联系到律师的时候,通常咨询就慢慢的开始了。

  律师如果真想赚到律师费,一定要让客户见面,如果不见面,就算在线上服务的再好,客户一般也不会委托。一个律师见面5个客户,和一个律师在线个客户咨询,各位判断一下谁的案子多些。所以律师的核心问题不是收几块钱的红包,而是在于怎么让客户从线上变成线下,这是一般法律服务营销的基础:最短的距离,最快的流程。夜长则梦多。相反,越大越高端的案子,前期的周期会相对越长,不可以太急。

  在线收咨询费也是同理,一定是先报咨询费再做咨询,包括一开始就表示愿意付费咨询的客户。很多人只是说说,市场还没养成付费咨询的习惯,说付费咨询意向仅仅是为了换取你的快速响应,未必真的愿意付费。只要你把咨询完成了,还没收费,他们通常不愿意付费,就算付费,一般也是在一个红包以内,从0到200随机分布。尴尬的付费过程满满廉价感,反而会导致难以委托。

  有的人说,我可以先在线收红包,服务好了客户觉得我专业再见面,这是可以的,你有100次机会总会有一个这样的客户,但是如果你每个客户都这样处理,你就会损失其他99次机会。最后导致最终的营业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

  我说的这个仅仅适用于最常见的情况,数学模型,数据这些我就不放在文章里了,反正你们知道结论就好。年轻律师刚起步,自己不会拉案子:线上咨询约到线下,别收咨询费。

  如果客户离你很远见不了面怎么办?客户离你很远,大案子才值得从外地聘请律师。小案子也不会委托,不如转介绍给同行。

  当你业务能力薄弱的时候,咨询是最好的练手机会。如果客户没有成案价值,偏偏又找到你,你又很弱,你就耐心解答客户的问题,这是律师提高个人业务能力的好机会。

  你要看你的目标客户,比如中小企业的老板——很多老板都是小个体户,文化程度不高,没什么付费意识。老板们自己平时经常和律师打交道,什么三教九流的律师都能接触。中国的企业家在酒桌上谈买卖的概率不低,经常是呼朋引伴,叫上张三李四和王五吃饭,然后找一个随便什么人出来买单,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有人带上个律师朋友的概率挺高的,你说会有人吃饭喝酒的时候收咨询费吗?

  小老板很懂得钱要花在刀刃上的道理,所以相对其他各行各业的白领,企业家反而不愿意为咨询买单,但是他有需求的时候,他又舍得为了项目付费,比如你能替他节省几十万的费用,他就愿意拿出一部分给你,这样的成交逻辑可能不符合你律师的习惯,但是你记得法律服务永远要符合客户的习惯。

  有的企业是大企业,但是大企业一般有一两个固定的对接人。比如法务总监,比如总经理。律师们要拿下案子,有时候甚至要逢年过节和这些目标人物打交道,方法灵活多样,打球,吃饭,喝咖啡,这种情况下别说收费,支付的费用都不少,倒贴钱。但是案子拿下以后,咨询费按小时收,每几个月账单过去,老客户后付费,新客户预付费。法务总监如果代表公司提出来要做前期咨询,前期咨询费律所不好意思不报价,因为不报价就显得自己比较low。但是如果是熟人介绍,一般又不会收费,这样客户才会觉得通过熟人找了律所,满足了客户的预期。

  有的人还好奇,说大所是不是不无偿提供咨询,那各位自己作为客户约一下红圈不就知道了,有的所是发邮件预约,有的所直接打电话,你约过去接待你的有的是高伙,有的是团队律师,有的是市场部的人,可是直接收咨询费的有几个啊?

  顶级大律师也不是都收咨询费。有团队的大律师,一般都有专门的人帮着接待新客户,因为不是大律师本人出马,一般也不好意思收费咨询。律师界的主流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免费咨询,委托收费,赚的是律师代理费。北京上海一年分别200亿律师费,全国据说500~1000亿律师费,这里头有几块钱是“售前”咨询费?

  如果你客户少,案子少,有非常充分的时间跟每一个找你的客户聊天,那我建议你也是当面聊。但是纯粹蹭咨询的客户是浪费你的时间的。

  我刚做律师的时候,有很充分的时间和激情和客户聊天,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军人,和媳妇闹离婚,他咨询的问题是:我去娘家的时候被大舅子踢了蛋,该如何维权?

  当然,客户肯定是没有委托。就算他会说谢谢,会认为你很认真负责,会认可你的服务,但是他绝不会为你付钱。每个人都想有人给他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但是一旦你这样做了,他们会认为你这样做是应该的,越是底层的客户越是如此。

  现在再有这种踢了蛋的客户,问:“律师我能咨询你个问题吗?”这种我一般都不回。

  对,就是不说案情,先问你“在吗”“忙吗”“我能不能问个问题的”一般都不要回。

  为什么,因为问这类问题不是他有礼貌,而是他清楚自己是占你便宜,所以和你客气一下,就如同:“麻烦您我能打听个路吗”“抱歉,您知道XXX怎么走吗”。

  正经想委托律师的人,一般都是把案情说在上面,而且委托的意向越强烈,他就把事情说的越清楚。相反,不想委托律师的人,往往对你也不尊重,因为他其实不太在乎你该不会是搭理他,也不太在乎你高兴不高兴,反正只要“敲开你的门”,他就可以尽情的占你便宜了。

  好,不是给你一大篇几万字,就是给你说个特别无聊的小事儿,对了,几万字的一般也都是小事儿。他就是一开始就明白他是浪费你时间的,所以才要问你忙不忙。你说你不忙,就等于“是的你可以不要钱咨询”,那他就会尽可能的占便宜,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有“下一个问题”。如果你不好意思,又想挂断电话,你就做一件事:报咨询费。

  “朋友,抱歉,我一小时咨询费1500。”对面马上就聊不下去了。然后你就可以立刻结束对话,除此以外你就没有更好的得体的结束免费咨询的方法。

  你看这问题问的多有代表性:徐老师,你何时有空,可以给我【免费】咨询【几个问题】吗?

  如果你以为他背后是个大案子,回复一句什么样的问题,那他100%问一堆小问题。能提出这类问题本身就是没教养的表现。为什么你会觉得我有空的时候我的时间必须留给你呢?

  我可以打一把炉石,可以泡个茶,可以给我媳妇发个微信,可以给我爸妈打个电话,干什么也比免费给你咨询强啊。我唯一想做但是忍住没做的,就是怼你一通。

  文化层次越低的人,越没有付费意识。但是做律师要改变的不是客户,而是自己。

  如果你不想免费咨询,你就要学会逐渐提高个人的圈子,你的圈子里都是文化程度高的人以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咨询费收与不收并不重要,因为大家也都懂得一个道理,就是欠了人情就要还。

  越是上档次的朋友,越不想白得你的好处,而你不收费的帮助,往往换来的是更大的反馈。我的一位客户是部委的领导,我曾经帮了人家一个小小的忙(收费的),客户还特意在出差的时候抽空来请小朋友喝一杯,之后陆陆续续给我介绍了好几个案子。

  所谓交往,就是有对价才有交往,一方单纯的消费另一方,免费的东西也不会变得“更贵”。

  如果你的身边都是免费的朋友,大家除了消遣你,什么也给不了你,那你无论是“收费”亦或是免费,最终都难免贫穷,讨论该不该收费也毫无意义。如果你身边都是有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朋友,咨询费收不收,该不该收,其实就是一个你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到了律所的角度,商业模式的设计其实是个纯干货,是经验和数据的积累,是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互为因果,答案也不是只有一个。

  比如每天我们大家都知道,收到的付费咨询和收到的免费咨询相比,一般来说都是免费的大于收费。当你是个体的时候还可以说随机,当你是个机构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商业模式下永远是服务于客户,别说是免费,你要考虑的是是否主动联系客户,是否走出去,是否支付成本,这是一切商业事务的规律。

  律师们还在研究该不该收咨询费的时候,其实很多律所的业务模式就已经从主动出击过渡到甚至律所要为客户支付一定的成本来换取业务,这是竞争之后的必然结果。

  所以你看市场上,你还在为收费问题发愁的时候,很多律所已经主打免费来推广了,有的律所甚至主动联系客户——电话都打到客户那里去问法律顾问要不要了解一下的时候,你怎会是再去收咨询费呢?

  不同的产品,有的是红海,有的是蓝海,有的获客渠道已经充满竞争对手,有的获客渠道还是被少数人垄断,这一些产品的分布,对于已经有稳定业务的律所或者团队来说,收费还是免费是从一开始就解决的问题,反正最后一定还是落在业绩上。

  最傻的解决方案,三个月收咨询费,三个月免咨询费,然后比较一下业绩就解决了。

  站在律所的角度,所主任们要思考的不单单是该收费还是该免费,也要考虑怎么培养有能力判断何时该收费、何时该免费的专业人才。如果你的市场部门跟个傻子一样让收费就收费,让免费就全免费,该不该收费的问题提不出来,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那么我觉得这就说明我们在培训上做的不到位。

  关于法律咨询是否应该收费,已经有很多法律人写过文章,几乎都是主张法律咨询应该收费。这类文章不时就会出现在朋友圈,目标读者是非法律从业者。有趣的是,这类文章质量参差不齐,但阅读量都颇为可观。和那类“你需要一个律师朋友”的文章一样,本质上都是法律从业者的营销手段,都是在试图持续不断地培养潜在客户的付费意识。

  然而,不愿意付费的人依然不会主动付费。甚至有很多人明知道应该为专业的知识付费,但依然抱着侥幸心理蹭咨询。当然你可以说,我只接受付费咨询,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实际上你也做不到只接受付费咨询。你二大爷找你咨询,你能说二大爷我只接受付费咨询吗?你真的不担心你二大爷问候一句你二大爷的吗?

  三年前,笔者曾经写了一篇小文章讨论法律咨询是否应该付费的问题。在这篇文章里,笔者特意唱了反调,质疑市场上很多关于法律咨询应该付费的理由都很难站住脚。

  免费这个词很容易产生误解。免费的法律咨询不代表律师没获得任何收益,收益的表现形式不单单是金钱,还可能是人情、名声、尊重、地位等。

  如今回头看,我并没有正面且细致地分析法律咨询是否应该付费的问题。三年过去了,最近我又重新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开始反思自己原来的文章是否站位过高。

  尤其对于律师而言,法律咨询是一项单独的业务,不单单是为了形成委托关系而进行的前期磋商。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法律服务是一项低频且昂贵的消费体验,有的人甚至一辈子没有和律师打过交道。但法律服务又是重要的,一定是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才会求助律师。

  正是因为法律服务的重要但低频,当事人在选择律师时是相当谨慎的。与购买爱豆的演唱会门票时诉至感性不同,选择律师时更多的是诉诸理性。

  由于信息不对称,当事人在决定是不是委托之前一般会进行咨询,以便判断律师对这方面的法律事务是否足够专业。

  在形成委托的情况下,多数律师认为前期的咨询可以不单独收费。请注意,并非不收费,而是不单独收费,因为单独收费会给当事人不好的消费体验。

  如果当事人确实有委托的需求,但最终没有委托给特定律师。免费提供咨询的律师也没有吃亏,而是招揽业务的必要成本。实际上,无论是多么顶尖的律师,为了招揽业务,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委托前的免费咨询就是其中之一。

  当事人并不是想从前期的咨询中获取某个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在形成律师是否有能力处理此事的内心确信。

  以委托为目的的法律咨询不单独收费,甚至是不收费,绝大多数律师都能接受。但不以委托为目的法律咨询是否应该收费呢?

  笔者在我把你当朋友,不就咨询你个法律问题吗,你竟然想收费一文提出了初步的应对策略:

  接到咨询不要急着解答,先做一些前置性的确认工作。免得你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给对方建议,对方只是说一句“谢谢啊,下次请你吃饭”,而你又不好意思说“客气啥啊,我今天就有空,咱们去哪吃?”

  经过这些步骤,不能说百分之百能够确定对方是否是以委托为目的,但也八九不离十了。想百分之百确定?我劝你还是还是放弃吧。天可度,地可量,而人心难测。

  人生在世,怎会是每次付出都有收获呢?就算是提供了免费的法律咨询,请别忘记,这并不意味着律师没获得金钱之外的其他收益。

  如果你是非法律专业技术人员,咨询法律问题我建议你一开始就发红包,否则专业技术人员真有的很多套路忽悠你。

  你可以说律师真是狡猾,但怎么办呢?律师不得不让自己成为人精,否则就会被这个行业淘汰。

  律师行业处理的都是棘手的事情,日常工作面对的更多是人性的黑暗,而非光明。律师能够在经历黑暗之后抱有对光明的期许并非易事。此时的律师,本身就是一束光。

  这是一件早该参透的事儿,然而包括很多很多我认识的优秀的前辈,都没有弄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前台:嗯,律师帮你解决了问题你付这些钱不贵的啊!你想想你自己搞得定不啦?

  (某客户回到家里,微信翻高中同学,记得她男朋友在某三线城市当书记员,联系到后又辗转找到书记员的大学同学做律师,电线块红包解决问题)

  桌上立个牌子“咨询每小时1000-3000”,旁边放了一个漂亮的时钟。

  可见,对于大部分律师和律所而言,咨询付费是理所当然,因为大家公认一件事:律师的核心成本是“时间”。

  但这个结论放在五年前都是成立的,可跟着社会发展,今后一定是不成立的。这反应了律师群体的一个通病:长时间严谨的法学教育“折磨”,让这个群体普遍缺乏经济思维与变通能力。

  而且,这也非常容易给青年律师造成一种误解(我也曾误解这一点):咨询付费是天经地义的,任何没有付费意愿的客户都是耍流氓。于是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对当事人有下意识的不耐烦,总在掐指算自己的时间成本。但大多数时候,切换到此时的咨询者视角,你的那点时间对他来讲可能根本不值钱。于是矛盾产生了:你拿你“律师的价值是时间”那套理论只能感动你自己,不管你如何“教育”,你的客户总是没法理解你的时间价值贵在哪。

  律师(尤其是一些年轻律师)经常高估自己的无法替代性,低估客户的信息获取能力、理解力与社会资源。

  只有当你的产品(律师则是法律服务)为客户提高了效率或节约了成本的时候,客户才会有付费意愿。

  对于大多数传统的法律咨询:自媒体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爆炸,以及个人社交网络便利,让大多数客户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找到相对“正确的答案”。(别跟我扯百度看病和挂专家号的区别,大多数法律问题真没那么难,我见到的咨询费1000元每小时的律师也没多专业,毕竟法学本科连高数都没有)因此,对客户而言,你的建议根本没提高他的效率,反而付费给他增加了额外成本。

  然后我们的角度来看代理:这就完全不一样,能明显提升客户的效率,且大大节约了客户的时间成本,就算是最传统的案件,这一逻辑仍然成立。以上海为例,看守所接待政策变化、管辖法院调整、年底啥时候不收案等等黑白规则,不是常年代理的律师去做,谁搞得清。有时候律师自己都不了解这一个案子哪里管辖,外籍立案交啥材料,但我们问起来方便啊!这也是时间成本,是你收代理费的绝对理由,客户不傻他都懂。而且你代理是有收费标准的,劳动成果是看得见的,客户自然愿意掏钱。

  了解咨询行业的人都明白,咨询付费更像FA业务,只有在你有能力帮客户搞定一个大问题的时候,这笔咨询费才收得到,而且往往不是小数!比如你帮要混改的国企搞定了战投和国资委,你帮要投资的外企搞定了区政府,你帮一次税务筹划真实落地.....明白了么?咨询不是收不到钱,但往往咨询费不会付给律师。换句话说,当一个律师真正靠咨询收到一笔钱的时候,他的身份此时已经不单单是一名律师了。

  那么律师如何靠咨询收费?如何免于自己陷于无意义的咨询中呢?也很简单,对于前者,将咨询服务包装成看得见的产品,并让客户对你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或节约的成本能被量化;对于后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客户或咨询内容的潜在价值(当然这种价值是相对于你自身能力层面上的)并敢于及时说不。

  在与许许多多有法律需求的当事人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都会存在的认知现象:

  这似乎成为当下律师咨询服务领域的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是的,绝大多数的当事人,在法律咨询过程中,没有付费意识。而如今各大网站打出的“律师免费在线咨询”也成为了一种行业的乱象:

  律师们怨声载道,“免费”的口号召唤来的是一大群,希望获得解决方案却不愿支付报酬的咨询者。

  而咨询者们也困惑不堪,热烈的需求往往换来敷衍的应对,甚至因为某个律师提出“咨询费”而判定这个律师诓骗了自己。

  如果“免费”只是一个幌子,而因此“慕名而来”的当事人们,又因此失落而归,那么律师在他们的眼中,就真的变成,“很没有人情味”的赚钱机器了。

  对此,我们北京的律师团队同样做过相应的测试。对于打进我们咨询热线的当事人群体,我们没选择“提供价值”即“告知收费”的方式。我们在通话过程的开始,就通知我们的当事人,我们将花费时间成本,来倾听解析你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供给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个是有成本的,只不过这个成本,现在不需要你来承担。

  然后,在接近半小时甚至一小时的通话过程结束之前,我们询问当事人,此次咨询服务你认为是不是具备付费价值。我们得到的几乎都是肯定的回答,很多当事人表示连声感谢。

  而这种认知的打破,最简单的方式,那不如就让“他们”体验一下,真正具有价值的咨询服务。

  在公司制律所做争议解决律师,和提成律师比没啥案源压力。所以面对身边亲友或者网友咨询,基本抱着秣马厉兵的心态。

  大多时候几条微信或者一个电话就解决了,也不占用多少时间精力,朋友道声谢,蛮好。有次,帮朋友的ngo改合同,她后来给我寄了两箱梨,还挺暖心。我觉得这种也都能算正常人际交往。也有不愉快的体验,老公同学的老婆,加了微信寒暄几句噼里啪啦发了七八份文件和协议,提很多问题。这种人就蛮讨厌的。

  就好比你是郭德纲朋友,你心情不好人家免费说几个段子给你听听逗你开心,其乐融融。结果你上来就说,我心情不好你来给我说段相声!扪心自问,zhei合适吗?

  该收咨询费,还是要收,宁可得罪人,也要收。。。你不得罪他,他以后还会来占你便宜。。

  其实,律师干久了,律师首先就是判断来咨询你的人,是不是真的想委托你办理诉讼or非诉案件(一般诉讼为主)。如果完全不可能委托的,来咨询,纯粹就是浪费你时间,肯定要收,并且还不能太低,有的你不想跟他打交道的人,正好可以报个高价挡回去。。

  律师收咨询费,一个500-1000元吧,一年也收不起来多少钱。一个诉讼案子收的钱,非常容易就比一年收的咨询费还多。。其实收咨询费,有个重要缘由是过滤垃圾咨询,500元的咨询费都掏不起的,委托诉讼案件的可能性就很低了,这种人不需要跟他打交道。不少主要是因为你免费来蹭咨询的。

  我觉得最难搞的是亲戚熟人朋友介绍来的,绝对没付费的习惯,问你一大堆,最后可能连句谢谢都没有。。。你越是免费,他越来劲,反正是免费的。。并且,这种个人的咨询,几乎很难转变为能委托的案件,基本就是白给他咨询。。现在一有亲属和朋友给我介绍他的什么朋友找我咨询,我都害怕了,因为纯粹浪费我时间,我还不能严词拒绝,不能搞得太僵,至少要跟他扯几句,再委婉地说这个要收钱的为由拒绝。。。。。我的解决方法是,如果确实的亲戚或者比较熟的,例如表姐表弟之类的,问一下,可以不要钱,这样的问题也不会太多,也占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如果你的亲戚或者朋友介绍来的其他人,这种就是要收费了(除非两三句话就说完了,当个人情吧),否则,隔段时间,又跟你介绍来咨询,反正是免费的。

  很多老律师跟新律师说要收费,连咨询费都不想付是不可能委托成案的,这样的当事人不要理。这话听起来非常有道理,读了那么多书,通过这么难的司考,好不容易成了律师,竟然收不到费,还被人误解,我的成本不是成本吗?这是大多数律师心里的委屈。

  话分两头:如果你是老律师,那基本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执业多年,应该业务稳定了,收不收咨询费对你无所谓。

  但如果你是个新律师,万不可严格按老律师的话来说,收不收费你自己权衡,好不容易有个上门的咨询的,你拿来训练下自己也好啊,能收费最好,不能收费就当做个好事,帮人家忙,赚个人脉,总是好的。不要说人家连小钱都不想付,这样的人脉何用?错,来咨询的当事人基本是没有律师朋友的,他这件事不想付钱,是因为事小,不值的付,并不意味着他今后的事情也不会付;你的热心帮助会让他记住你这个律师朋友,再者,能上门咨询的人都是有一定法律意识的,这样的人脉就是我们的客户群。

  老夫做了律师之后,有一次跟同学一起happy,酒酣耳热之余,同学无不羡慕的得说:律师真爽!跟人聊天(接受咨询)都能收钱。

  律师是守艺人,一份时间只能只能干一件事,咨询的人占用了律师的时间,如果律师用这一段时间干别的,可能会出现另外的收入,所以应该弥补律师的时间成本。

  老头老太太路边很欢迎你去跟他们聊天,你来找律师不去找老头老太太是因为你自己清楚跟老头老太太聊一个月他们的意见也基本上没有可能对你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为啥找律师,跟生病去医院一样,因为律师具有专业性。

  多说一句,我一直认为律师行业跟医疗行业有特别大程度上的相似之处(老夫一直羡慕大夫有象征职业权威的白大褂和听诊器,可以省掉很多沟通成本)。

  医生解决的是患者的身体问题,律师解决的是委托人社会关系的问题。两个行业比较来说,律师的市场化程度大大高于医疗行业(因为医疗行业有公益性质,律师行业公益性质通过政府主导的法律援助实现)。

  市场化程度低的有公益性质的医疗行业你去看个伤风感冒还要掏个挂号费才能问诊,怎么到了市场化程度高的律师行业掏个咨询费就觉得不合理了?

  前几天 一对老夫妻在快下班的时候来所里希望咨询,是自己儿子离婚的事。第一直觉告诉我捞咨询的,因为当事人都没来。但俩夫妻态度不错,所以也聊了半个多小时,对方千恩万谢,最后我给了名片,让老大爷填了个来访单,他的名字写的极草,除了姓根本看清,也留了个电话。昨天我打电话做一个回访,我习惯如此,只会打一个电话,结果话筒里传来“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别人都说律师老把人想的那么坏。因为每次我想把人想纯善一点时,现实却从不给我机会。

  如果是案情复杂需要征求律师意见,这种时候如果还要求律师免费就于理不合了。

  大多数情况下,律师是一个商业化的纠纷预防与解决者,他的工作环境往往是与道德、法律、经济利益、事实四者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也从这四个维度去回答问题:

  但是很零星,据我所知99.9%以上的律师不会把咨询作为自己的主要营收来源。

  收咨询费的情况大多是很偶然的,往往是一位诉讼/非诉律师接到了一个咨询,然后认真解答,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按照事先声明的价格收了费。

  更常见的情况是,一位诉讼/非诉律师接到了一个咨询,然后认真解答。当事人发现律师的水平很对自己最合适的案件,于是聘请该律师办理诉讼/非诉业务。这种情况下正常情况下不会另行收取咨询费,因为办案的费用才是大头。

  按照朴素的道德观点,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包括人的劳动,都不应该以免费的形式被获取。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脑力劳动是劳动的高级形式,可以相当于多量的普通体力劳动。而劳动者应当获得报酬这个公理是不言自明的。因此律师有权获得报酬,也应该争取报酬,避免被剥削。

  因为咨询是案件的入口。就像我上面举的例子一样,客户来找律师咨询,聊得来的,直接就决定委托这位律师办案了。而办案的费用远高于单次咨询费。

  如果咨询需要收费,无形中就是阻断了接到许多案件的可能,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其实和手机游戏的例子是一样的。游戏还没开服,就得在网上买铺天盖地的水军吹游戏,买各大渠道的宣发,到各大直播平台买主播的推广。新用户刚注册的时候,还往往会送新用户很多福利,比如直接送一发十连,送高星级角色。以上所有的目的是把潜在客户引入自己的毂中,然后等客户渐入佳境,不舍得离开游戏的时候,推出新角色吸引客户氪金。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手游它没有一点宣发,没有新玩家福利,没有首冲优惠,它有可能成为爆款吗?除非它的质量极其过硬。

  而免费的法律咨询就是法律行业的流量入口,同时也是刚开局的那一发十连。如果客户觉得律师说到了点子上,无异于第一发十连出了五星孔明,客户认为这个账号有长期玩下去的可能。然后客户就会付费了。

  对方还有不是自己的客户的时候吗?当然有,我们学民法的时候,基本概念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客户和律师之间,即便是口头咨询,也成立服务合同,收费是应当的。

  但,我们除了是律师,也还有多重身份,有的人来找律师“帮忙”,就不是民事法律行为,说白了就是人情社会中的情谊行为,跟请客吃饭一样。我的建议是,自己觉得可以帮的就帮,不想帮的就不帮。就是请吃饭一样,请客对象是自己真心想请的,花钱也是开心的。

  在这种要求律师“帮忙”的场景里,之所以让律师觉得别扭的,除了对方不懂律师工作性质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律师的“贪心”。这里贪的不是钱,而是“人脉”、“口碑”,拒绝对方吧,又怕失去潜在的业务,影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专业形象,少了一个口碑宣传者;不拒绝吧,免费劳动又不甘心。

  只能说,两头都想捞好的想法,就是贪念。作为律师,自己想明白了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是想拓展朋友圈,让更多的人清楚自己是做律师,而且还想有人给自己宣传的,那么多做一点、免费做一点未尝不可,就算找人做广告本身也要花钱对吧。如果自己不愁收入,也没有让人给自己做宣传的想法,对这种免费的事务可做可不做的,那就看自己心情,想提供点咨询就提供,不想的话就直接拒绝。

  插个题外话:当事人过来咨询,会先告知收费标准半小时200元,如果不愿意支付;另外告知问题简单,5分钟咨询完,不收费。